大市场监管1.0:细数变化几何
2015-08-10 17:18:06
       清歌一曲梁尘起。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滨湖区一些精明的商户已隐约感受到了与往年的不同。十天前,区里召开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大会,原工商、质监和食药监三局撤销,组建新的市场监管局,一轮市场监管的变革由此拉开帷幕。
       滨湖区是无锡市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围绕保障市场领域安全有序,将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构建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成立短短100天后的市场监管局,该是如何一副“百日”维“新”的局面?笔者通过走访了解,亲历滨湖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变化。
        一个窗口的变化。市场监管局河埒分局基层注册大厅内,曹婷将一张打好的营业执照递给王先生。“太方便了,一共才花5天时间。”王先生家住万达广场,企业在马山,自河埒分局推出“一区通办”、“一窗办结”后,他在家门口办到了营业执照。若在以前,他得大老远赶到马山窗口办理,再碰上名称不对、材料不全等问题,更得折腾几个来回。“这样的改革减少了往返递交材料的时间和程序,减轻了企业办证负担。”据滨湖市场监管局介绍,机构改革后,进一步下放了注册登记权限,不管多少注册资金,不管在什么街道,企业到任何一个窗口都能办理营业执照。“法定办理期限是15个工作日,现在最多只需5天,提速了66%,对于特别急的企业,我们把时间缩短至2-3天。”
       简政放权是国家的大政策,开弓没有回头箭,滨湖市场监管局尝试将“前置”事项改成“后置”来放权,前与后的区别,在于企业到底先领营业执照,还是先领相关许可证。据悉,光这调整的审批目录已超百项,涉及教育、卫生、旅游、食药等多个行业,大大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今年以来截至6月10日,滨湖区新设内资企业1823户,增幅达30.87%。
        一个投诉的变化。小张怀疑自己购买的保健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在投诉上却遇到了麻烦,保健食品质量问题应该向食药监投诉,但涉及维权补偿问题属于民事调解,不在食药监受理范围内,他又只能去找工商消委会。“两个部门各有职能,分不清啊”。事实上,过去这种分段监管又彼此交叉的市场监管模式,即使对执法者来说,也常常会造成困惑。太湖分局的“老工商”张友清有着多年监管经验,碰到此类问题也犯难。“放在以前,同一家奶茶店,开在超市楼下,属于现做现卖,由卫生局负责监管,开在超市里面,就又变成工商局管了。还有农贸市场里的卤菜店,销售点由工商局负责监管,但它的加工点又由质监局监管。这样的例子很多,对部门之间的职能界线,我们自己也常犯疑。”好在这些“疑惑”随着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成立,烟消云散了。“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消费,只要在滨湖辖区内,涉及食品、药品、商品质量问题,或消费维权事项,以后都是找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家投诉”。
       据市场监管局介绍,体制改革后,原先3个单位涉及的12315、12365、12331等投诉热线仍然继续沿用,已经归口到一个部门来统一受理,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维护老百姓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次检查的变化。今年“五一”小长假前,一些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多少有些“不适应”,按往年惯例,他们起码要接待三批以上检查人员,“工商来检查货架上的食品,食药监来检查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质监来检查自动扶梯,没想到,今年只来一批人”。之前由于执法领域不同,三个部门除了政府的联合检查外,平时都是各干各的,“以前分头检查是常态,即使在一起开会也是各议其事”,特设科科长冯学良对此深有体会,“基层分局原来都从事工商的业务,但现在外出市场检查都会带上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因为很多生产经营企业都有电梯、起重机等特种设备,这几乎成了整合后的‘新常态’。”
       两三个月下来,企业和商户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而监管人员也明显感觉到压力重了许多。华庄分局顾朝云局长说到这里,感触特别深,“改革之后,基层担子仿佛一下子重了千金,我们只有队伍提升和职能整合两条路好走,这对我们的监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整合一开始是‘倒逼’出来的,但随着时间推移,相信整合会越来越深,改革的成效将被逐渐催化出来。”
        一场执法的变化。从单一执法,到综合执法,这个转变也是此次整合的范式之一。今年5月份,市场监管局荣巷分局开展广告专项检查,发现某公司网站上有虚假宣传内容,这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后上门进一步检查,发现该公司涉嫌生产未经注册的二类医疗器械,又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这个案子跨越了原工商、食药监两个领域,原本的两案被“融”成一案。执法大队长朱晓军告诉笔者,他们已经处理了多起类似的案子,但仍处于综合执法的起步阶段。
        “三合一”后,数百部法律法规、近两百种执法文书面临整合。为此,滨湖市场监管局按照“取长补短”的原则,用最快的时间整合了三个单位行政处罚文书,现该文书被市级层面作为范本在全市推广。据悉,该局正在编写执法指导手册,围绕监管重点和主要法律法规开展集中培训,并明确了“学习培训年”计划,以此提高干部对新职能的履职能力,为新机构的顺利运行打下基础。
        “三合一”的改革,成败不在于合,而在于融。滨湖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晓艳告诉笔者,“队伍整合1+1+1=1,监管服务1+1+1>3,这个总目标讲了很多遍,但要实现从‘合’到‘融’的跨越,必须依靠工商、质监、食药监原有职能的流程再造,工作体系的建立健全,并且有一支履职尽责、作风过硬的市场监管干部队伍。”改革第一轮,滨湖市场监管局大力精简机关人员,共压缩了13.7%的人员充实基层,从事一线行政执法工作。后续还将完成第二轮的人员微调,力争完成机构改革“压缩20%机关人员充实基层”的任务目标。
        
于外界而言,对改革的真正期待在于由“变”而“便”、由“变”而“强”,这也正是此次机构改革的初衷。市场监管局正在制造和适应这种变化,开启大市场监管1.0模式……
   (区市场监管局)
苏ICP备130578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