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如铁,而今重越
2016-05-10 16:53:23

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一周年,唱响勇于担当、敬业实干的创业“好声音”



作为全市率先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并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餐饮安全监管职能的重要职能部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去年4月29日成立一年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稳定队伍、落实责任、履行职责”为总要求,以“建规范、夯基础、促提高”为总目标,以深化改革统领全局,以队伍建设保障履职,依法行政、规范市场,保障民生、服务发展。

“惠民年”里,饮食用药有保障

一年来,该局以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为目标,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织就严密的“防护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的底线。以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城市为抓手,形成政府主抓、企业主责、部门监管、板块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深化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和区食品安全巡查机制建设,重点厘清食品安全成员单位责任划分和巡查结果处置问题。试点通过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强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和餐饮的全过程监管;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加大食品药品质量的抽检频次和力度;加强食品安全事前评估、全程监管、驻点监督,做好传统节假日、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餐饮服务安全监管;深入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全程溯源,创新药品生产企业“菜单式”监管模式,做好新版药品GSP实施工作,全面落实医疗器械分类分级监管,加大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指导,排查风险隐患,切实抓好整改。

        截至上月底,该局共出动巡查人员4666人次,检查各类食品单位2991家次,餐饮单位3200多家次,督促整改270多家;检查各类学校医务室60家、中药饮片药品零售企业46家、经营企业107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5家次、经营企业10家次,器械生产企业34家、经营企业176家。开展食品快速检测1750批次,法定监测584批次,合格率99%;开展药品抽样120批次,快检600批次。集中培训餐饮单位320多家次380人次。


“安全年”里,特种设备有监管


        

        目前,全区在用特种设备超过25000台,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因而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局在原镇级、村级监管网络的基础上,以原工商分局为依托完善监管网络的同时,快速组建基层监管队伍,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培训,使每个基层分局均具备独立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能力,极大的增强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量。目前全区特种设备监察员持证上岗人数由原区质监局只有6名的基础上,增至28名。同时,还在全市率先向全区1100余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电梯安全知识、维保保养要点、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免费安全培训,极大增强了电梯使用单位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一年来,该局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87家次,出动人员1135人次,检查特种设备3562台(套),顺利完成电梯和气瓶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排查各类隐患767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广场宣传21次,共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各项工作成效均比往年同期有明显提高。


“维权年”里,消费环境有提升

        发挥社居委等基层组织的自治作用,力争将涉众涉稳的安全工作列入社区工作议程,形成“群防群治”局面;发挥消协、个协等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引导媒体监督企业遵守法律、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权;扩大12315“五进”覆盖面,助力社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积极探索消费维权与社区对接,全面加强全区的社会共治力量。

        拓宽消费维权渠道,致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统一举报投诉平台,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实现政府12345热线平台、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监12331三部门举报投诉平台的统一接收、分办流转、统一回复,优化消费投诉受理、分流、办理、反馈、督办、回复、回访、归档等各个环节工作流程。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咨询331人次,接受消费投诉举报1512起,办结率达95%,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343.82万元,回访满意率达100%,进一步优化了滨湖的消费环境。


苏ICP备130578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