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门口的菜市场“达标”了吗?
2016-07-29 09:54:33


你家门口的菜市场“达标”了吗?


第二批次市区农贸市场“抽测”结束,

我区徐巷农贸市场得分最高

        “菜场不去,实在太脏了,没地方下脚”、“那里空气不好,蔬菜看着也没食欲”、“太吵了,去趟菜场脑袋嗡嗡直响”……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一提到买菜,他们更多选择购物环境干净整洁的商场超市,而把农贸市场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


        为提升锡城农贸市场的整体面貌,市工商局牵头,市物价局、市城管局、市卫计委等相关部门成立了市区农贸市场内部综合整治考评小组,专门治理农贸市场“邋遢”及经营问题。


近日,

        市工商局公布了第二批次市区农贸市场内部综合整治情况。据悉,此次农贸市场“抽测”为期7天,共计检查了市区30家农贸市场,根据市场内的交易秩序、环境整洁、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活禽经营等5个方面,给每个市场打出了一个分数。你家门口的菜市场在这次“大考”中拿了多少分呢?农贸市场的这些“乱象”你又是否注意到了呢?一起来看看吧。



 

农贸市场也有“大考”,合计达标率逾85%

        据悉,从今年5月16日起,由市工商局牵头,市物价局、市城管局、市卫计委、市食药监局、市公安局、市农委成立了市区农贸市场内部综合整治考评小组,总计将对市区范围内的120家农贸市场内部进行为期4个月的全面综合整治工作。


        其中,第二批次综合整治主要针对市区的30家市场,而因为新吴区的高浪路农贸市场已关停,金海商贸市场经营范围变更为商贸市场,除去这2家处于经营异常状态的农贸市场,参与这次“大考”的包括了梁溪区的8家、滨湖区的8家、锡山区的5家、惠山区的4家以及新吴区的3家。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根据交易秩序、环境整洁、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活禽经营5个方面进行打分,75分及以上评定为“良好”,60-74分评定为“达标”,60分以下则是“不达标”。“抽测”下来,“良好”的农贸市场有12家,占比42.9%,相较于第一次“抽考”时仅有3.7%的良好率而言,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达标”的市场也有12家;与“良好”相加,合计达标率逾85%。还有4家农贸市场则相对成绩差些,综合考量后情况“不达标”,占比为14.2%。

徐巷农贸市场得分最高,另有4家得分“惨”

        每天去农贸市场转转,是锡城上了年纪市民的日常活动,那么自家门前的市场到底哪家得分高呢?工作人员拿着数字密密麻麻的“抽测”成绩单,饶有兴致地分析了起来:


        从区域来看,新吴区的买菜环境是最好的,被检查到的3家农贸市场100%都达标; 滨湖区和梁溪区的农贸市场总体来说也不错,“这两个区都是8家市场被检查到了,达标率均是87.5%”;锡山区的合格率也有80%,紧随其后;相对来说,惠山区的环境差强人意,抽检4家的合格率在75%。


        而从“个体”来看,市场之间的差异着实不小。得分最高的是滨湖区荣巷街道的徐巷农贸市场,以86分的高分位居榜首,河埒街道的溪南农贸市场和黄巷街道的盛世新城农贸市场则以83分和82分的微弱劣势分列第二、第三位,落霞市场、鑫雅农贸市场、八士农贸市场、芦庄集贸市场这4家农贸市场情况堪忧,“只有37分、38分的得分”,说明各个菜市场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整改率两极分化,未来农贸环境待整体提高

        据了解,综合整治考评小组对于考评时发现的问题将会及时向市场发出书面通知,责令其限期整改。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次还对市区内的10家农贸市场进行了复查,其中梁溪区3家,滨湖区2家,锡山区2家,惠山区2家,新吴区1家。从复查情况来看,“整改”情况虽然呈现两极分化,但大方向还是用心的。

        “新吴区南丰农贸市场以100%整改率通过复查,而惠山区杨市农贸市场的整改率却不足50%,涉及场内环境卫生、活禽售卖等多项问题基本未进行任何形式整改。”工作人员表示,7家市场的整改率在70%以上,其中4家在80%以上,说明大部分市场在“抽测”以后的反思整改还是用心的。


        据悉,这次综合整治确保整治工作本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点的原则,力求进一步规范锡城市区农贸市场经营和管理活动,维护场内交易秩序,提升市场内部管理水平,推进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最终,确保农贸市场整治目标任务落实,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的整体面貌。


苏ICP备130578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