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标准日,无锡分馆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
2016-10-14 17:25:15

今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发出贺信。他指出,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深化标准合作,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习总书记关于标准作用的论述,内涵丰富,立意高远,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世界标准日的目的是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2016年世界标准日主题确定为“标准建立信任”。


中国标准 走出去

10月5日,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正式通车。亚吉铁路全长752.7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共分布45个车站,总投资约40亿美元,由中国企业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




(车票和列车员的服饰有没有很熟悉?)


自规划到建成,短短6年,在地形复杂多变的非洲大陆,中国铁路建设者创造奇迹。中国公司和员工不畏艰难,充分考虑当地实际需求,设计建造接地气,一条龙的全方位考虑和贴心服务,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一致高度好评。

标准化 是什么?

我国国家标准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对标准化有明确的定义,标准化是指:“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标准化活动所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和其他标准化文件。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这也是世界上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出的定义与此基本一致。

标准 有什么作用?

标准可以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规格或类型数量控制在最佳水平,保证可用性、增强互换性、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标准可以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增进相互理解;保障法规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国家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中国标准比国际标准低吗?

日前,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中国标准比国际标准低吗》的专题稿件。有人说,消费品生产升级缓慢都是标准惹的祸,因为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水平偏低。中国消费品标准真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吗?



中国标准总体水平不低

比对中外3816项消费品安全技术指标,

有3000项与国际国外要求一致。


80%——国际标准的转化率(即国际标准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国内标准采纳的比例)基本超过80%。


79%——安全技术指标一致性达79%。国家标准委2014年启动了消费品安全国内外标准比对行动,在首批比较的12个行业3816项指标中,有3000项左右技术指标能够与国际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保持一致性,比重为79%。


10——承担ISO\IEC下属10个TC的重要工作。目前在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烟花爆竹、制鞋、钟表等领域,我国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两大国际组织下属10个技术机构的主席、副主席或秘书处、联合秘书处工作。


差距在化学安全领域

国外标准从安全要素出发,力求覆盖范围最大化,

中国标准长期以来局限在行业内部。


专家表示,我国消费品标准中涉及的化学危害指标不仅少,且缺乏全产业链的通用要求。尽管标准对部分化学物质进行了限量要求,但由于缺乏基础研究和伤害案例,仅能被动跟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变化。而这种差距的背后是,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标准化理念上的差异。



不让标准有短板

到2020年,消费品整体质量要得到明显提升,

重点领域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


消费升级,标准必须迎头赶上。一方面要建立起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外标准比对数据资源的建立;我国还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此外,还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


        为提高人们的标准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标准的认知,国家标准馆无锡分馆将于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举办主题为“标准建立信任”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诚邀社会各界届时参观交流。


“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构建更成熟的中国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




苏ICP备13057856号-1